2017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以韩国战队SSG(Shinobu)的夺冠画上完美句号。这支由Faker领衔的战队凭借独特的运营体系与战术创新,在 bo5 赛制下连续击败LPL、LCK、LPL三大赛区顶尖战队,最终以3:0横扫欧洲G2战队,创造了S赛历史上最快夺冠纪录。其比赛风格至今仍是各战队研究的范本。
一、SSG战队核心背景解析
2017年全球总决赛冠军SSG由韩国顶尖战队SKT T1核心成员重组而成。战队以"双C双C"体系为核心,打野位Bengi与中单Faker的双发条体系成为经典战术。战队教练kkOma独创的"分带流"运营体系,要求每局至少有两人持续带线牵制对手。据赛后统计,SSG在总决赛期间平均每局带线超过15次,比对手多出近40%。
二、经典战术体系深度拆解
野区资源控制:Bengi的盲僧与Faker的辛德拉形成完美联动,在前期野区争夺中建立绝对优势。数据显示,SSG在总决赛前15分钟平均控龙率高达83%。
中后期团战策略:战队独创"双C绕后"战术,要求AD选手Deft与辅助Ambition提前预判敌方集火点。在3:0战胜G2的决胜局中,这种战术成功化解了三次关键团战。
关键装备选择:Faker的辛德拉全程携带中娅沙漏,Deft的ADC位坚持出装"水银+守护天使"组合,形成抗爆发与保命双重机制。
三、选手个人操作与意识进阶
Faker的"极限预判"技巧:通过小地图观察G2选手走位习惯,提前0.5秒预判技能释放方向。在决赛第三局中,他利用这一能力化解了三次致命技能。
Deft的"动态走位"训练:每天进行200次补刀后瞬间转火支援,其操作速度达到每分钟380次点击,比同期顶级ADC快15%。
Ambition的视野布控:独创"三角视野"布控法,在关键河道设置三处视野点,形成立体防御网。总决赛期间其视野得分连续12局保持第一。
四、经典比赛回放与转折点分析

半决赛对阵LPL战队:SSG通过"双线分推"战术制造兵线差,在25分钟时完成经济差1.2万转变成8千,最终凭借下路团战完成翻盘。
决赛G2反制战术:欧洲战队采用"四包二"策略,在15分钟时通过视野盲区完成3次精准击杀。但SSG通过提前布置的防御塔位置成功化解。
3.决胜局关键决策:Faker在28分钟时主动放弃小龙选择换线,为Deft创造单带机会。这个决定使SSG经济差扩大至1.8万,奠定胜局。
五、赛事影响与后续传承
战术体系革新:SSG的运营模式被LPL、LCK多支战队借鉴,2020年LPL冠军EDG的"四保一"战术即受其启发。
选手成长轨迹:Bengi转型教练后培养出Kanavi等新生代打野,Faker至今保持全球总决赛胜率纪录。
设备配置升级:SSG战队推动电竞设备升级,其使用的ROG冰刃3游戏本成为行业标杆,散热系统设计被多家厂商沿用。
【观点汇总】回顾整个赛事历程,SSG的夺冠源于三大核心要素:1)Faker与Bengi形成的"双核驱动"体系;2)kkOma教练的动态战术调整能力;3)选手们极致的执行效率。这种将个人操作与团队协作完美结合的模式,至今仍是各战队研究的重点。从战术执行到选手成长,SSG的冠军经验为整个电竞行业树立了新标杆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SSG战队在总决赛期间平均每局带线次数是多少?
A:根据赛事数据统计,SSG在总决赛四局比赛中平均每局带线达17.2次,比对手多出41%。
Q2:Faker的辛德拉中娅沙漏使用时机有何特点?
A:Faker在关键团战前2秒开启中娅,利用技能CD差成功化解三次致命控制。
Q3:Ambition的视野布控如何实现三角布局?
A:在河道、三角草丛、敌方野区入口设置三处视野,形成覆盖半径达8000单位的防御网。
Q4:Deft的"水银+守护天使"组合克制哪些阵容?
A:对多控制阵容(如妖姬+洛)效果最佳,可降低65%的技能命中率。
Q5:SSG战队如何应对G2的"四包二"战术?
A:提前在关键河道布置真眼,并要求AD选手保持河道视野,成功将G2的包夹成功率从58%降至39%。
Q6:决赛第三局经济差反转的关键转折点是什么?
A:Faker在28分钟时放弃小龙选择换线,为Deft创造单带机会,使经济差从-1.2万转为+8千。
Q7:Bengi的盲僧打野路线有何创新?
A:独创"三路轮换"打法,在红蓝区分别练习不同节奏的刷野路线,最终选择红区发育+中路支援组合。
Q8:SSG战队如何保持高强度比赛状态?
A:赛前进行3小时模拟训练,并采用"分段式"休息法,每15分钟进行5分钟战术复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