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5日,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(S5)季中邀请赛(MSI)在韩国首尔举行决赛。LCK赛区的SKT T1与LPL赛区的EDward Gaming展开巅峰对决,最终SKT T1以3:0的比分横扫对手,第三次夺得MSI冠军。本次决赛的战队名单包含SKT T1全华籍阵容与EDG的本土选手组合,双方在BP策略、团战配合和运营节奏上展现了顶级战队的竞技水平。
参赛战队名单解析
2015 MSI共有8支战队晋级决赛圈,其中LCK赛区3支(SKT T1、SSW、DH),LPL赛区3支(EDG、OMG、RNG),LCS赛区2支(CLG、TSM)。决赛阶段采用双循环赛制,最终SKT T1与EDG凭借更稳定的发挥闯入决赛。值得关注的是,EDG是LPL赛区首次进入MSI决赛的队伍,其战队名单包含Uzi、Meiko等核心选手。
决赛阵容核心配置
SKT T1决赛名单:
上单:Bengi(姜赞源)
打野:Bwipo(李宰完)
中单:Faker(李相赫)
ADC:Bang(金赫奎)
辅助:PoohManDu(崔永夏)
EDG决赛名单:
上单:Ambition(明凯)
打野:Xiaohu(简自豪)
中单:Cool(田野)
ADC:Uzi(简自豪)
辅助:Meiko(田野)
双方均采用4保1战术体系,SKT T1更侧重中野联动,EDG则强化上中野铁三角。值得注意的阵容调整是,EDG在决赛前一日更换辅助选手,最终选用Meiko补强开团能力。
关键对位与战术分析
中野对抗:Faker与Xiaohu的对位成为比赛转折点。Faker凭借精准的视野控制和游走节奏,多次单杀Xiaohu,尤其是第三局盲僧绕后开团奠定胜局。
BP策略:SKT T1在前期通过多兰剑+卡牌的节奏压制,EDG则尝试用艾克+辛德拉的体系应对。双方均未使用版本强势英雄,更注重阵容平衡性。

团战处理:SKT T1的"三包二"战术执行完美,Bengi的诺手多次完成单带牵制,Bang的ADC输出环境稳定。EDG的团战决策存在失误,第二局被SKT T1完成0换5。
选手表现与数据对比
选手
关键数据
亮点表现
Faker
4/1/8 35.7%参团率
第三局盲僧绕后开团
Bang
8/2/5 40%分均经济
连续三局斩获MVP
Uzi
5/3/6 38.9%参团率
第二局薇恩关键团战输出
Meiko
1/5/6 32.1%控制成功
决胜局绕后开团
观赛技巧与胜负关键
视野优先:关注双方中野视野布控,SKT T1的河道控制率高达72%,EDG仅34%。
经济差监控:前15分钟经济差超过5000即为胜势,SKT T1在12分钟取得8k领先。
英雄克制:Faker的辛德拉对线压制力极强,Ambition的剑魔单带能力突出,但被SKT T1打野Bwipo有效限制。
【观点汇总】
2015 MSI决赛展现了顶级战队的运营水准,SKT T1凭借更成熟的战术体系与选手个人能力夺冠。双方BP策略均体现版本理解深度,但SKT T1的团战决策效率更高。值得关注的是,EDG作为LPL新锐队伍,其"双核驱动"模式(Uzi+Xiaohu)为后续赛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比赛数据表明,视野控制与经济差运营是决定胜负的核心要素,选手对版本强势英雄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位质量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2015 MSI决赛的最终比分是多少?
A1:SKT T1以3:0战胜EDG,其中第三局仅用时16分钟结束比赛。
Q2:哪支中国战队首次进入MSI决赛?
A2:EDG是LPL赛区首个晋级MSI决赛的队伍。
Q3:Faker在决赛中使用的英雄有哪些?
A3:Faker决赛使用辛德拉、盲僧和加里奥,其中盲僧使用率最高。
Q4:Ambition的剑魔表现如何?
A4:Ambition的剑魔在第二局完成关键单杀,但被SKT T1打野多次反蹲。
Q5:Uzi决赛数据是否达到预期?
A5:Uzi总伤害占比58%,但团战脱节导致EDG后期乏力。
Q6:SKT T1的阵容有何特别之处?
A6:全华籍阵容搭配双C分推体系,中单Faker与打野Bwipo形成强力联动。
Q7:决赛BP阶段双方交换次数?
A7:双方共交换3次,SKT T1完成2次精准换血。
Q8:比赛对后续赛区有何影响?
A8:推动LPL赛区加强视野布控与战术执行训练,促进双C分推战术普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