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季中邀请赛(MSI)作为全球顶级MOBA赛事,集结了来自LCK、LPL、LEC等六大赛区的全明星战队。全明星战队名单以赛区为单位呈现,涵盖各区域顶尖选手,通过分组对抗和明星选手轮换机制,展现不同战术体系的碰撞。本文将从战队名单解析、战术风格对比、版本应对策略及选手个人表现等维度,深度剖析该届MSI的竞技亮点。
一、全明星战队名单与赛区分布
2018 MSI全明星战队共包含12支队伍,按赛区划分如下:
LCK赛区:SK Telecom T1(SSG)、DWG KIA
LPL赛区:RNG、EDG、iG
LEC赛区:G2 Esports、Fnatic
LCS赛区:Cloud9、TSM
LJL赛区:Team Liquid(LPL次级联赛)
LCL赛区:MAD Team(俄罗斯赛区)
各战队名单均采用双核心选手+双替补的配置模式,例如SSG战队以Faker与Khan为核心,搭配Bdd和ShowMaker;EDG则由Scout与Viper领衔,辅以Uzi和Meiko。这种配置既保障了团队稳定性,又为战术轮换提供空间。
二、主流战术体系对比分析
1. 中野联动战术
LPL战队普遍采用"双核+中野"体系,如RNG的Xiaohu与Xiaoxiang形成双C输出,配合Karsa的强势打野带动节奏。相较之下,LEC战队更侧重中单Carry,G2 Esports的Caps常通过精准技能连招建立优势。
2. 发育型阵容构建
LCK赛区延续"后期团战"传统,SSG战队在2018年采用Jinsoo与Khan的双上单体系,通过分带牵制形成多打少优势。LCS赛区的Cloud9则创新性引入"双射手"策略,通过多排位英雄组合扩大地图控制力。

3. 版本适应能力
各战队针对6.9版本更新调整显著:EDG将原本的"双C"阵容改为"一核两辅",增加Uzi的后期carry空间;TSM则开发出以T1的Carry为核心的"三核"体系,通过频繁换线创造机会。
三、明星选手表现与关键决策
1. Faker的战术价值
作为SSG核心指挥,Faker在决赛中连续三次精准预判G2的绕后路线,通过"视野+走位"双重控制化解危机。其英雄池覆盖中单6个位置,包括Zed、Ahri等版本强势英雄。
2. Viper的团战艺术
EDG辅助Viper在淘汰赛中完成3次0换5的经典操作,通过精准闪现撞墙、绕后开团等技巧,将团队胜率提升至85%。其英雄熟练度覆盖洛、蕾欧娜等6个开团型辅助。
3. Xiaohu的版本创新
RNG中单Xiaohu开发出"阿狸+辛德拉"的野区入侵组合,在小组赛阶段完成7次0-3逆风翻盘。其技能衔接速度达到每分钟2.3次,位列全场第一。
四、版本更新应对策略
1. 阵容调整方向
各战队针对6.9版本进行三大调整:
增加破败之王(破败之王)使用频率(+18%)
减少卡莎(卡莎)出场时间(-12%)
强化沙皇(沙皇)的团战控制(+25%)
2. 关键装备替换
将破败之王(破败之王)替换为破败之王(破败之王+幕刃)
沙皇(沙皇)新增卢登的激荡(卢登的激荡)替代三相之力
卡莎(卡莎)装备替换为死亡之舞(死亡之舞)+收集者
3. 视野布控升级
LPL战队平均视野得分达9.2/10,通过"河道+龙坑"双核心视野体系,将视野控制率提升至72%。LEC战队则开发出"分带眼位+龙坑联动"的视野网络。
观点汇总
2018 MSI全明星战队名单充分体现了MOBA赛事的竞技进化。LCK赛区凭借稳定的运营体系连续夺冠,LPL赛区通过版本适应能力实现逆袭,LEC赛区则展现欧洲战队的战术创新。选手个人表现与版本应对策略的融合,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。全明星阵容的多样化配置(双核/三核/双射手),既保证战术容错率,又为观众呈现高观赏性对抗。
常见问题解答
2018 MSI全明星战队包含多少支队伍?
哪支战队在淘汰赛阶段完成最多逆风翻盘?
哪位选手的技能衔接速度达到每分钟2.3次?
LCK战队如何通过双上单体系建立优势?
LPL战队在版本更新后调整了哪些核心装备?
6.LEC战队开发了哪些创新性视野布控策略?
哪位辅助选手的0换5操作被评价为经典?
2018 MSI版本更新对沙皇装备体系产生哪些影响?